2008年12月1日 星期一

我城:臺北市市民臉譜與都市意象之建構



《摘要》

影像已大舉入侵人類的日常生活,構成我們界定、思索、衡量外界情態的重要基礎。寓居於泱泱大城之中的市民,宛如一名漫遊者,透過觀看,解構城市的文化符碼,體悟其身世。

阿帕杜萊(Arjun Appadurai)將現今的全球秩序置於種族景觀(ethnoscapes)、科技景觀(technoscapes)、經濟景觀(finanscapes)、媒體景觀(mediascapes)、以及意識形態景觀(ideoscapes)五個面向下來探究。其中,媒介文本中所再現的城市構成了「想像環境」(imagined environment),界定、框限社會樣貌和文化疆域,使得閱聽人腦海中的文化圖像有所更迭、擴張。生活於影像充斥的年代,市民的城市想像不再純粹是個人的親身經驗,更加入媒體所形塑的都會形象。置身於影像城市(imaged city),讀者如何穿透媒體中大量的視覺文本,重新書寫這座城市的身世?

若將城市視為一繁複而多層次的文本,不同社會行動者探勘、漫遊的地點有異,觀看視角有別,自然會篩選出不同形貌的城市樣態。就官方的立場而言,又將如何再現臺北這座建城一百二十餘年的城市呢?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前身為臺北市政府新聞處)歷年來發行了一系列叢書,作為世人窺看此城的一道重要窗口。為全面檢視臺北市官方單位如何藉由影像再現以構築城市,本研究擬以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發行的出版品為文本分析對象,聚焦於以圖像為主、全面引介臺北市的出版品,包括《百秒‧當下‧台北城》(2002)、《躍動之都—台北》(2002)、《臺北城市相簿》(2005)、《臺北登時行》(2005)、《臺北畫素》(2006)、《品臺北》(2006)等六本書籍,透過解析其「城市意義界定」、「排版形式」、「主要內容」、「敘事特徵」和「影像風格」五大面向,探索和比較近年來官方如何建構市民臉譜與都市意象。就社會成員而言,再現了哪些社會主體?他們如何與城市空間進行互動?另外,這些文本又凸顯了哪些文化環境?在全球資本主義的脈絡下,上述文本如何建立城市的識別度?是否形塑了流動的都市意義?


--
(這是今早陳儒修老師的來信,嗚嗚我好想念老師喔……)


小燕小姐:

我很喜歡你這篇文章,而且分析的對象是官方出版品,很有創意。

前面引述到羅蘭巴特的文字,令我聯想到最近在讀的「今日神話」與「形象的修辭」Rhetoric of the Image,特別是後面這一篇,或許對你的論述深化會有幫助,可以找來看看。

至於要不要納入台北市文化政策,我覺得是不太必要,距離感覺有點遠。

加油。工作還算順利吧?

又,你的論文還沒有送來,很多人等著看都無法看。


陳老師

1 則留言:

shinie 提到...

太感人了
我竟然從成堆文件中挖出碩一上修柯裕棻老師的媒介社會學時讀的"Rhetoric of the image"
(小故事大啟示:做人不可忘本...)
呼 幸好有先見之明的我今年夏天搬家雖扔掉了一大堆文獻和參考資料但聰明地把這些給留下來了

還連帶看到當時我和李昭安含辛茹苦在夜半的校園內討論羅蘭巴特的最終呈現-->2005/9/29,我們的研究所生涯中第一次課堂報告的講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