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30日 星期四
第31屆金穗獎最佳劇情數位類入圍作品短評
《曬棉被的好天氣》
蔡宗翰∣HD∣28min
《曬棉被的好天氣》是《九降風》、《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編劇蔡宗翰執導處女作,細膩地訴說同住在一個屋簷下的祖孫間的互動,情感溫潤而雋永。故事情節有許多是汲取自蔡宗翰個人的日常生活經驗,他細心地打撈存乎其中的細節,緩緩鋪陳親人間綿密幽微的情感張力。
阿嬷和兩個孫子同住,三個人,三種生活型態,像獨立的齒輪一樣,有各自的旋轉速率和方向,然在嚙合處,卻又因相互摩擦而衍生出額外的作用力。阿嬷(李秀飾)的生活乃是以基本的家庭起居和親情連帶為核心,徐緩且沈靜地周轉,她買菜、做飯、等候孫子返家一起用餐、關切他們的日常愉悅與枯槁。孫女的婚禮使她近日滿懷期待,其中內蘊因著瓜瓞綿延而飽滿的欣慰。
李秀飾演的阿嬷純真、溫厚而慈祥,充分表現出長輩對晚輩的倚賴與體解,儘管她對於孫子有所企盼,但並不強求,這使得其關愛有了無限的寬容。這天,舉行婚禮的日子到了,兩個孫子卻雙雙有事外出。盛裝的阿嬷把一床床被子拿到天台上,任晴陽曝曬。她很快將落寞藏匿好,獨自出門,在那條孤獨的長街上,日頭照拂,阿嬷拖曳著寂寥的身影變得很小、很小。片尾,中提琴泛著孤寂的音調加了進來,而那厚實的情感能量正逐步擴散、蔓延。
《跳格子》
姜秀瓊∣HDV∣26min
從台東北上謀職的阿宗,工作是負責拖吊違規車輛,賺取的收入則用來養家、供弟妹讀書。這種講究明快、果斷、甚至不留情面的工作態度與阿宗溫吞柔軟的本性頗為格格不入。《跳格子》描述了一個獨自在台北謀生的外地人,如何因著一場奇妙的邂逅,跳脫了原先顯得沈悶的孤單生活,試圖去領略城市裡的美麗事物。
《跳格子》從停車和拖吊這種台北市民必須慣常面對並處理的現實出發,以輕盈的節奏刻畫一場質樸可愛的小小愛情。阿宗自從注意到經常違規停車而被開罰的以蓮之後,在好感和好奇心的驅使下,展開了甜蜜俏皮的追隨攻勢。他不僅巧妙地獻上對以蓮的心意,又隨即從強硬的道路規範之中,覓得一處迴旋的餘地,藉由實質的幫助具體實踐其愛慕。飾演阿宗的姜聖民演技純樸動人,而楊文文所飾演的以蓮老師溫暖真誠、擁有良善的心田,使得全片洋溢著溫醇的氣味。
《無障礙》
張亨如∣HDV∣30min
《無障礙》這部短片中安置了一股凝滯的時間感,以及一種無根的,對生活使不上力,無法主動出擊的人生。青年小郭(嚴國良飾)安分地扮演著一個規矩的超商收銀員,從事每天例行性的工作:結帳、拖地、補貨、將過期商品下架。多數時候他沈默,無方向性,沒有雄心壯志,也許覺得自己的處境不夠體面,但也不至於將之全盤推翻。他依舊安然地在簡單而閉塞的軌道中緩慢運行,即使遠方沒有綺麗的風景。
他也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的小娛樂,像是透過排列組合去感受一種幾何的美,於是他滿足地堆疊著罐裝咖啡和茶葉蛋,在紊亂的小房間內豎立一只又一只的骨牌。他比較像是一個旁觀者,安靜地目送顧客來去,可他對於別人的隱私到底是有些窺探的欲望的,這欲望在深夜裡悄悄浮現,又被靜默地裹藏起來。
不擅與人互動的小郭顯得畏縮而卑微,直到他意外發現了一個不可告人的祕密,他才終於有了幾分義正言辭、理直氣壯的姿態。他笑了,近乎自信地笑了。與此同時,小郭一手排列的骨牌應聲而倒,那一瞬間,世界的傾倒終於順應了他的心意。
不知怎的,小郭的笑容背後彷彿通往無垠的人世荒涼與悲哀。像是《青少年哪吒》裡頭,內心壓抑而深層的小康將不良少年阿澤的重型機車狠狠砸毀後,獨自在旅社內縱情呼囂、跳躍,透露出那種深不可測的,詭譎的亢奮與蒼涼。
「豐收的穗子、影像的華宴──第31屆金穗獎觀影全攻略」全文請見【放映週報】205期。
--
後記:
嗚嗚我要哭了一篇簡短的評述我拖拖拉拉寫了好久,我看我大概是要江郎才盡了,而且我覺得我寫得好爛。
看來我還是無法從一個主觀耽溺的純欣賞者進化成一個耳聰目明、頭腦清醒、條理清晰的客觀評論者。
另,回到片子身上。
《曬棉被的好天氣》我很喜歡,看到末尾,我的眼睛都霧濕了。
至於《無障礙》,這簡直就是一部恐怖的片子!短短半個小時內我不知道察看了幾次時間,十足坐立難安,巴不得想馬上逃離現場。上午為了寫短評,只得冷靜地重看一次。同時也讀了金穗獎部落格上的相關評介,Ryan相當讚揚此片,以及男主角的演技!看來真的就像范吉米所說的那樣,飾演小郭的嚴國良確實是演得入木三分,才會讓我這麼無法忍受。老天啊,我真的很不喜歡這種畏畏縮縮又沒有人生目標的男生耶!!!
不過這篇短評竟然是三部中最快寫好的。噗。
2009年4月29日 星期三
液態之愛的流轉與凝固
液態之愛的流轉與凝固
──自由與安全的矛盾需求和修養社會學的態度
文/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黃厚銘
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 (2008) 《液態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何定照、高瑟濡(譯)。台北:商周出版。
「濯足常流,舉足復入,已非前水。」
──Heracleitus
「一切堅固的事物都煙消雲散了,一切神聖的事物都被褻瀆了,人們終於不得不冷靜地面對他們生活的真實狀況和他們的相互關係。」
──Marx
1982年,Berman(1982)引述Marx在〈共產黨宣言〉裡的這一段話為題目,寫就了其討論現代性的名著《一切堅固的事物都煙消雲散了:現代性的經驗》。他在書中開宗明義地指出,所謂的現代性,指的是今日全世界的人們都共享著一種對時空、人我、以及生活中的各種可能性與風險的經驗。此外,不令人意外地,他還特別提到,在工業化的發展趨勢中,科學與技術的結合加速了我們的生活步調,而此一加速過程在創造新的人類環境的同時,也摧毀了既有的環境。這本書問世的十八年後,在當代英國的學術界,影響力與Giddens相互輝映的Bauman(2000)於世紀末提出了「液態現代性」(liquid modernity)的概念,隱晦地與前述Marx、Berman的論著對話。藉著固態和液態的對比,Bauman指出我們現今所面對的現代性,已經和先前的現代性有所不同。簡言之,在先前的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體制時期,現代性是固態、堅固的,並且是以空間的佔有為主,而如今我們已經步入第二階段的現代性--液態現代性。基於科技在速度上的進一步提升,尤其是交通運輸與傳播(溝通)媒介的發展,空間、地域的限制不再是形塑現代社會文化的關鍵因素,取而代之的是液態現代性對時間、速度、與變化的強調。而在即時性的電子媒介切斷了運輸與溝通之間的緊密關係以後,尤其是現今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手機等資訊科技的普及,更凸顯出液態現代性的特色與此一概念的貼切。換言之,Bauman(2000:3)主張早期的現代性雖然摧毀了原有的堅固事物,也就是傳統社會賴以維繫的基礎,但也接著樹立起屬於其自身的秩序與體制,亦即其自身的固態。而Marx所謂的「一切堅固的事物都煙消雲散了」,要到液態現代性的來臨才徹底實現。身為「液態現代性」這個概念的原創者,Bauman在退休後的近年來仍著述不輟,致力於用此一概念來分析現代人的處境,指出流動與變化已然成為現代人諸多生活層面的特質。而讀者手上這本《液態之愛》,則是他在七十八歲高齡之時,將液態現代性的觀點延伸,用來理解現代人的愛情之作。
晚近的思想家、尤其是社會學家,不約而同地開始針對愛情著書論述,這包括了Giddens(1992)的《親密關係的變革》、Luhmann(1986)的《愛情做為激情》、Beck(1995)夫婦的《愛情的正常性混亂》,以及Bauman(2003)的這本《液態之愛》。對我而言,這意味著長期以來過於雄性、偏重於鉅觀的(像是資本主義)、或理性的(像是啟蒙)等社會現象的社會學,逐漸將注意力轉移到更微觀的、情感性的層面。但實際上,其中有很多學者,仍試圖以理性的思維,為現代人在愛情上所遭逢的困難,追本溯源地提出解釋。例如,Giddens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回顧浪漫愛的興衰與前瞻匯流愛的成形、Beck夫婦描述了結構面的資本主義體制,如何使得現代人的愛情與婚姻關係變得如此脆弱而難以維繫,乃至於Luhmann更是企圖一以貫之地以系統「理論」套用在愛情的實作之上。但也因此,這些透過理性的、分析的濾鏡檢視下的愛情,總是讓人多少有搔不到癢處、格格不入的感覺,而這更凸顯了Bauman這本書的特殊性。
實際上做為一個社會學家,Bauman雖然將現代人的愛情置於液態現代性的社會脈絡來加以理解,但也清楚明白地指出愛情是沒有道理可言的。為了強調這樣的性質,還刻意用了一個毫無理路、難以分析其結構的行文方式來寫就本書。這樣的寫作策略,類似於Barthes(1978)在《戀人絮語》中故意以武斷的字母順序來「組織」(或不組織)他對Goethe的《少年維特之煩惱》的分析與對愛情的討論。 如果說在寫作策略與立論的基礎上,可以做出一個感性──理性的光譜,Barthes與Giddens等社會學家的作品,無疑是位於光譜的兩極,而Bauman這本書,則比前述的其他社會學家更為接近Barthes。但他的文字在喚起讀者情感上的共鳴以外,卻又能夠不僅止於像Barthes一樣,從心理層面描繪戀人對愛情的渴望、或是其求之不得的痛苦,還進一步從液態現代性的愛情所蘊含的矛盾需求,去理解愛情的變動不居與現代人的愛情困局。
正如Giddens所指出的,在現代社會中,婚姻逐漸失去其生育、經濟、與政治的功能,使得愛情愈形重要,而成為婚姻的唯一正當理由。Beck夫婦也指出,愛情是現代人的新興宗教。人們追求愛情,事實上是企求在資本主義的冷酷現實中,營造一個只屬於兩個人的溫馨世界。無奈的是,愛情越來越重要,卻也越來越困難。不論是從Giddens所謂的民主化,還是Beck夫婦所謂的個體化來看,愛情還是經常像朵多刺的玫瑰,既引人奮不顧身地投入,卻也往往惹人心傷。但Bauman卻獨具慧眼地指出,愛情所帶來的痛苦不僅在於前述學者所著眼的失戀或離婚,還在於握太緊了會被刺傷,鬆開手卻又可能就此失去的兩難。正如戀人間的距離難以拿捏,關係太近了會讓人窒息,太遠了則又失去親密所帶來的安全感。只是Bauman更強調的是,我們所擔心的不只是失去對方,還更怕失去自我、自由。簡言之,Bauman認為內蘊於愛情的痛苦,並不在於求之不得或是失戀,而在於更為根本、也因而更難以解決的對自由與安全的矛盾需求。
Bauman在《自由》一書中就曾碰觸到人們對自由與安全的兩大基本需求、及其間的矛盾(Bauman, 1988)。而在《液態之愛》這本書中,他則是很快就提到安全與自由這兩個概念(Bauman, 2003: vii)。這兩種需求在愛情中所導致的矛盾心理,用書裡的措詞來說,就是「感情所驅動的矛盾慾望,既要強化連結,又要保持這些連結的鬆弛」(Bauman, 2003: vii),或是「如何能夠維繫關係,或是,有必要的話,又如何把關係取消,而不致造成傷害,或是不會良心不安。」(Bauman, 2003: xi)事實上,個人在幾年前的博士論文《虛擬社區中的身分認同與信任》(黃厚銘, 2001)裡,就曾延伸知名的人文地理學者段義孚(Tuan, 1998)對空間與地方的區分,以自由和安全做為人類的兩大心理需求,藉此分析網友們如何利用網際網路既隔離又連結的媒介特性,在虛擬社區中參與探索自我認同的遊戲,藉由空間開拓和地方營造,追求自由與安全的滿足。Bauman雖未引述段義孚的著作,卻也顯示出英雄所見略同的巧合。足見自由與安全這兩大心理需求的重要性、及其在分析上的效力。此外,Bauman也曾利用網絡的概念來描繪液態現代性下的人們既想連結、又想隔離的態度在人際關係上的展現,並稱之為虛擬關係,他甚至也提及了網路戀情(Bauman, 2003: xii)。在Bauman的《液態之愛》中譯本出版後,想必又會啟發一些關於網路戀情的本土研究。
面對自由與安全的矛盾需求所佈下的困境,人們總是希望有個人生導師來告訴自己要如何拿捏兩者之間的取捨與平衡,而這也是諸如諮商會如此盛行的原因(Bauman, 2003: ix-x)。然而,在理性摧毀了宗教權威以後,人們已很難接受唐君毅(1987)在《愛情的福音》這本書中,處處訴諸神的旨意來為愛情提供道德基礎的論點。乃至於,習俗、道德、規範等價值的重要性,對現代人而言也隨之不再如此至高無上。相形之下,在自由與安全難以兩全的權衡取捨底下,其實是蘊含了一個魚與熊掌皆想得兼、什麼都想要的自我。用Beck的話來說,這就是「個體化」,但Beck所定義的「個體化」概念卻偏重於自由的面向,而無以同時表達人們對關係、也就是對一定程度的連結與安全的需求。至於個體化在政治、經濟制度上的表現,就是Giddens所說的民主化、或是自由主義。無論如何,在人們擺脫了外在的權威以後,一切都只能由自己做決定,也只能自己承擔後果,旁人是代勞不了的。乃至於,一旦做了決定以後,在需要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時,人們還更常說,別人不了解我們。
在愛情中,自由與安全固然難以取捨,Bauman卻也認為液態現代性的人們已經寧可要靈活的連結,而不要有負擔的關係。尤其置身於現今的消費社會--也是液態現代性的一環,我們早已習慣速食、用過即丟、時尚換季等等,並視之為理所當然,也就更不願為愛情而堅持。甚至經驗豐富的我們還反過頭來宣稱自己是在這一段段的戀曲中學習如何愛人。但Bauman卻潑了世人一盆冷水。對他來說,愛情是無法學習的,因為每一段愛情的歷程、每一次遇到的對象,都是這麼的不同、個殊,以致每一段愛情都是相互獨立的事件。Bauman甚至將之描述成是無法複製、重來的一次性事件,並以之比擬於死亡的「經驗」。而學習,恰恰只適用於可重複、重來的事件。也因此他認為,現代人以學習的態度來面對愛情,反而會永遠不知道愛是什麼。因為愛情本身就預設了至死不渝的態度(想想,這態度不就是愛情的偉大、感人之處嗎?),是唯一的、非如此不可的態度,而不可能是學學看、試試看,隨時可以結算走人的速食關係。想必「試婚」一詞,對於Bauman來說,一定是個自相矛盾的辭彙。因此,相對於我們經常以抽象卻也浮濫的「個性不合」當作分手的藉口或解釋,Bauman卻主張,愛情不是找一個合適的人,而是努力使兩人相互合適。愛上了很容易,困難的是關係的維繫與經營。簡言之,愛是預設了承諾、是需要經營的。愛情,是需要下決心的。而這個決心的內涵是願意不計代價為了兩個人的關係、共有的未來而努力,更重要的是,這代價也包括了放下自我。無奈的是,這對於擁有太多自我的現代人,或是置身於液態現代性的我們,是何其困難的決定。也正因為如此,現代人的愛情才呈現出液態、流動,不斷地重新開始、結束、再開始,而難有穩定而成為固態的一天。
我的老師葉啟政教授近年來提出了修養社會學的概念,並曾經在為Beck的《愛情的正常性混亂》中譯本所寫的序中,以McPherson(1989)的持具個人主義(possessive individualism)來總結西方文化長期以來所開展出之個人主義的內涵,並提出犧牲、慈悲等概念做為對照,提供我們尋找出路的參考(葉啟政,2000)。對我來說,修養並不等於道德,而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放下自我、開放自我的態度,因而是對立於處處堅持自我、乃至於要堅持占為己有的持具個人主義。所謂「他人即地獄」,在液態之愛當中,一旦熱戀期結束,我們開始為失去自由而感到痛苦、猶豫,彷彿對方變成了自己的地獄。然而,換個角度來看,處處想佔有對方以確保安全的自己,又何嘗不是對方的地獄呢?以致於錢鍾書提到,在法國人的眼中,婚姻就像是圍城一樣,城內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卻想衝進去。無論如何,不管是放下自我,還是堅持自我,其實都與道德無涉,而與修養有關。隨之,修養社會學也並非道德社會學,更不是在鼓吹道德重整。而是認為,相對於要先有自我才能夠愛人的說法,從現代人在愛情中既要安全、也要自由的兩難來看,其實現代人已經擁有太多的自我。如今則是該學著放下自我的時候了。想想,在家人之間、或是父母親對子女那種無怨無悔的付出與包容,不就是讓我們既覺得溫暖、安全,又能夠保有自由與自我嗎?我也從一位朋友那裡得知,他父親提醒他母親說,我們必須放下自己,跟著子女走,否則就會失去他們。在適當的時候要學著放下自己,親情如此,在愛情中,又何嘗不是呢?極其吊詭地,放下自我反而更可能得到一切,而修養、放下自我的態度也因而有助於跳脫既要自由也要安全的兩難,讓液態之愛不再如此流轉。
參考書目
Barthes, Roland
1978 A lover's discourse : fragments. Translated by Richard Howard. New York : Hill and Wang.
Bauman, Zygmunt
1988 Freedom. Milton Keynes, London :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0 Liquid modernity. Cambridge : Polity Press.
2003 Liquid love : on the frailty of human bonds. Cambridge : Polity.
Beck, Ulrich & Elisabeth Beck-Gernsheim
1995 The normal chaos of love. Translated by Mark Ritter and Jane Wiebel.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iddens, Anthony
1992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 : sexuality, love, and eroticism in modern societie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Luhmann, Niklas
1986 Love as passion : the codification of intimacy. Translated by Jeremy Gaines and Doris L. Jone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Macpherson, C. B.
1989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possessive individualism : Hobbes to Lock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uan, Yi-Fu (段義孚)
1977 Space and place :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London : Edward Arnold.
唐君毅 (克爾羅斯基 Killosky)(據傳為唐君毅少作,以虛構的作者之名出版)
1987 《愛情的福音》。克爾羅斯基著。台北:正中書局。
黃厚銘
2001 《虛擬社區中的身分認同與信任》。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葉啟政
2000 〈愛情、婚姻、家庭的生命圖像〉,收錄於《愛情的正常性混亂》。Ulrich Beck, Elisabeth Beck-Gernsheim著,蘇峰山、魏書娥、陳雅馨譯,台北:立緒出版社。頁3-15。
--
引用自此:http://blog.yam.com/retribalize/article/13363073
唉,人類真是一種既複雜又簡單的動物。Bauman的《液態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這書很久以前就想讀了,看來之後還是找時間來翻一下好了。
──自由與安全的矛盾需求和修養社會學的態度
文/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黃厚銘
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 (2008) 《液態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何定照、高瑟濡(譯)。台北:商周出版。
「濯足常流,舉足復入,已非前水。」
──Heracleitus
「一切堅固的事物都煙消雲散了,一切神聖的事物都被褻瀆了,人們終於不得不冷靜地面對他們生活的真實狀況和他們的相互關係。」
──Marx
1982年,Berman(1982)引述Marx在〈共產黨宣言〉裡的這一段話為題目,寫就了其討論現代性的名著《一切堅固的事物都煙消雲散了:現代性的經驗》。他在書中開宗明義地指出,所謂的現代性,指的是今日全世界的人們都共享著一種對時空、人我、以及生活中的各種可能性與風險的經驗。此外,不令人意外地,他還特別提到,在工業化的發展趨勢中,科學與技術的結合加速了我們的生活步調,而此一加速過程在創造新的人類環境的同時,也摧毀了既有的環境。這本書問世的十八年後,在當代英國的學術界,影響力與Giddens相互輝映的Bauman(2000)於世紀末提出了「液態現代性」(liquid modernity)的概念,隱晦地與前述Marx、Berman的論著對話。藉著固態和液態的對比,Bauman指出我們現今所面對的現代性,已經和先前的現代性有所不同。簡言之,在先前的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體制時期,現代性是固態、堅固的,並且是以空間的佔有為主,而如今我們已經步入第二階段的現代性--液態現代性。基於科技在速度上的進一步提升,尤其是交通運輸與傳播(溝通)媒介的發展,空間、地域的限制不再是形塑現代社會文化的關鍵因素,取而代之的是液態現代性對時間、速度、與變化的強調。而在即時性的電子媒介切斷了運輸與溝通之間的緊密關係以後,尤其是現今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手機等資訊科技的普及,更凸顯出液態現代性的特色與此一概念的貼切。換言之,Bauman(2000:3)主張早期的現代性雖然摧毀了原有的堅固事物,也就是傳統社會賴以維繫的基礎,但也接著樹立起屬於其自身的秩序與體制,亦即其自身的固態。而Marx所謂的「一切堅固的事物都煙消雲散了」,要到液態現代性的來臨才徹底實現。身為「液態現代性」這個概念的原創者,Bauman在退休後的近年來仍著述不輟,致力於用此一概念來分析現代人的處境,指出流動與變化已然成為現代人諸多生活層面的特質。而讀者手上這本《液態之愛》,則是他在七十八歲高齡之時,將液態現代性的觀點延伸,用來理解現代人的愛情之作。
晚近的思想家、尤其是社會學家,不約而同地開始針對愛情著書論述,這包括了Giddens(1992)的《親密關係的變革》、Luhmann(1986)的《愛情做為激情》、Beck(1995)夫婦的《愛情的正常性混亂》,以及Bauman(2003)的這本《液態之愛》。對我而言,這意味著長期以來過於雄性、偏重於鉅觀的(像是資本主義)、或理性的(像是啟蒙)等社會現象的社會學,逐漸將注意力轉移到更微觀的、情感性的層面。但實際上,其中有很多學者,仍試圖以理性的思維,為現代人在愛情上所遭逢的困難,追本溯源地提出解釋。例如,Giddens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回顧浪漫愛的興衰與前瞻匯流愛的成形、Beck夫婦描述了結構面的資本主義體制,如何使得現代人的愛情與婚姻關係變得如此脆弱而難以維繫,乃至於Luhmann更是企圖一以貫之地以系統「理論」套用在愛情的實作之上。但也因此,這些透過理性的、分析的濾鏡檢視下的愛情,總是讓人多少有搔不到癢處、格格不入的感覺,而這更凸顯了Bauman這本書的特殊性。
實際上做為一個社會學家,Bauman雖然將現代人的愛情置於液態現代性的社會脈絡來加以理解,但也清楚明白地指出愛情是沒有道理可言的。為了強調這樣的性質,還刻意用了一個毫無理路、難以分析其結構的行文方式來寫就本書。這樣的寫作策略,類似於Barthes(1978)在《戀人絮語》中故意以武斷的字母順序來「組織」(或不組織)他對Goethe的《少年維特之煩惱》的分析與對愛情的討論。 如果說在寫作策略與立論的基礎上,可以做出一個感性──理性的光譜,Barthes與Giddens等社會學家的作品,無疑是位於光譜的兩極,而Bauman這本書,則比前述的其他社會學家更為接近Barthes。但他的文字在喚起讀者情感上的共鳴以外,卻又能夠不僅止於像Barthes一樣,從心理層面描繪戀人對愛情的渴望、或是其求之不得的痛苦,還進一步從液態現代性的愛情所蘊含的矛盾需求,去理解愛情的變動不居與現代人的愛情困局。
正如Giddens所指出的,在現代社會中,婚姻逐漸失去其生育、經濟、與政治的功能,使得愛情愈形重要,而成為婚姻的唯一正當理由。Beck夫婦也指出,愛情是現代人的新興宗教。人們追求愛情,事實上是企求在資本主義的冷酷現實中,營造一個只屬於兩個人的溫馨世界。無奈的是,愛情越來越重要,卻也越來越困難。不論是從Giddens所謂的民主化,還是Beck夫婦所謂的個體化來看,愛情還是經常像朵多刺的玫瑰,既引人奮不顧身地投入,卻也往往惹人心傷。但Bauman卻獨具慧眼地指出,愛情所帶來的痛苦不僅在於前述學者所著眼的失戀或離婚,還在於握太緊了會被刺傷,鬆開手卻又可能就此失去的兩難。正如戀人間的距離難以拿捏,關係太近了會讓人窒息,太遠了則又失去親密所帶來的安全感。只是Bauman更強調的是,我們所擔心的不只是失去對方,還更怕失去自我、自由。簡言之,Bauman認為內蘊於愛情的痛苦,並不在於求之不得或是失戀,而在於更為根本、也因而更難以解決的對自由與安全的矛盾需求。
Bauman在《自由》一書中就曾碰觸到人們對自由與安全的兩大基本需求、及其間的矛盾(Bauman, 1988)。而在《液態之愛》這本書中,他則是很快就提到安全與自由這兩個概念(Bauman, 2003: vii)。這兩種需求在愛情中所導致的矛盾心理,用書裡的措詞來說,就是「感情所驅動的矛盾慾望,既要強化連結,又要保持這些連結的鬆弛」(Bauman, 2003: vii),或是「如何能夠維繫關係,或是,有必要的話,又如何把關係取消,而不致造成傷害,或是不會良心不安。」(Bauman, 2003: xi)事實上,個人在幾年前的博士論文《虛擬社區中的身分認同與信任》(黃厚銘, 2001)裡,就曾延伸知名的人文地理學者段義孚(Tuan, 1998)對空間與地方的區分,以自由和安全做為人類的兩大心理需求,藉此分析網友們如何利用網際網路既隔離又連結的媒介特性,在虛擬社區中參與探索自我認同的遊戲,藉由空間開拓和地方營造,追求自由與安全的滿足。Bauman雖未引述段義孚的著作,卻也顯示出英雄所見略同的巧合。足見自由與安全這兩大心理需求的重要性、及其在分析上的效力。此外,Bauman也曾利用網絡的概念來描繪液態現代性下的人們既想連結、又想隔離的態度在人際關係上的展現,並稱之為虛擬關係,他甚至也提及了網路戀情(Bauman, 2003: xii)。在Bauman的《液態之愛》中譯本出版後,想必又會啟發一些關於網路戀情的本土研究。
面對自由與安全的矛盾需求所佈下的困境,人們總是希望有個人生導師來告訴自己要如何拿捏兩者之間的取捨與平衡,而這也是諸如諮商會如此盛行的原因(Bauman, 2003: ix-x)。然而,在理性摧毀了宗教權威以後,人們已很難接受唐君毅(1987)在《愛情的福音》這本書中,處處訴諸神的旨意來為愛情提供道德基礎的論點。乃至於,習俗、道德、規範等價值的重要性,對現代人而言也隨之不再如此至高無上。相形之下,在自由與安全難以兩全的權衡取捨底下,其實是蘊含了一個魚與熊掌皆想得兼、什麼都想要的自我。用Beck的話來說,這就是「個體化」,但Beck所定義的「個體化」概念卻偏重於自由的面向,而無以同時表達人們對關係、也就是對一定程度的連結與安全的需求。至於個體化在政治、經濟制度上的表現,就是Giddens所說的民主化、或是自由主義。無論如何,在人們擺脫了外在的權威以後,一切都只能由自己做決定,也只能自己承擔後果,旁人是代勞不了的。乃至於,一旦做了決定以後,在需要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時,人們還更常說,別人不了解我們。
在愛情中,自由與安全固然難以取捨,Bauman卻也認為液態現代性的人們已經寧可要靈活的連結,而不要有負擔的關係。尤其置身於現今的消費社會--也是液態現代性的一環,我們早已習慣速食、用過即丟、時尚換季等等,並視之為理所當然,也就更不願為愛情而堅持。甚至經驗豐富的我們還反過頭來宣稱自己是在這一段段的戀曲中學習如何愛人。但Bauman卻潑了世人一盆冷水。對他來說,愛情是無法學習的,因為每一段愛情的歷程、每一次遇到的對象,都是這麼的不同、個殊,以致每一段愛情都是相互獨立的事件。Bauman甚至將之描述成是無法複製、重來的一次性事件,並以之比擬於死亡的「經驗」。而學習,恰恰只適用於可重複、重來的事件。也因此他認為,現代人以學習的態度來面對愛情,反而會永遠不知道愛是什麼。因為愛情本身就預設了至死不渝的態度(想想,這態度不就是愛情的偉大、感人之處嗎?),是唯一的、非如此不可的態度,而不可能是學學看、試試看,隨時可以結算走人的速食關係。想必「試婚」一詞,對於Bauman來說,一定是個自相矛盾的辭彙。因此,相對於我們經常以抽象卻也浮濫的「個性不合」當作分手的藉口或解釋,Bauman卻主張,愛情不是找一個合適的人,而是努力使兩人相互合適。愛上了很容易,困難的是關係的維繫與經營。簡言之,愛是預設了承諾、是需要經營的。愛情,是需要下決心的。而這個決心的內涵是願意不計代價為了兩個人的關係、共有的未來而努力,更重要的是,這代價也包括了放下自我。無奈的是,這對於擁有太多自我的現代人,或是置身於液態現代性的我們,是何其困難的決定。也正因為如此,現代人的愛情才呈現出液態、流動,不斷地重新開始、結束、再開始,而難有穩定而成為固態的一天。
我的老師葉啟政教授近年來提出了修養社會學的概念,並曾經在為Beck的《愛情的正常性混亂》中譯本所寫的序中,以McPherson(1989)的持具個人主義(possessive individualism)來總結西方文化長期以來所開展出之個人主義的內涵,並提出犧牲、慈悲等概念做為對照,提供我們尋找出路的參考(葉啟政,2000)。對我來說,修養並不等於道德,而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放下自我、開放自我的態度,因而是對立於處處堅持自我、乃至於要堅持占為己有的持具個人主義。所謂「他人即地獄」,在液態之愛當中,一旦熱戀期結束,我們開始為失去自由而感到痛苦、猶豫,彷彿對方變成了自己的地獄。然而,換個角度來看,處處想佔有對方以確保安全的自己,又何嘗不是對方的地獄呢?以致於錢鍾書提到,在法國人的眼中,婚姻就像是圍城一樣,城內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卻想衝進去。無論如何,不管是放下自我,還是堅持自我,其實都與道德無涉,而與修養有關。隨之,修養社會學也並非道德社會學,更不是在鼓吹道德重整。而是認為,相對於要先有自我才能夠愛人的說法,從現代人在愛情中既要安全、也要自由的兩難來看,其實現代人已經擁有太多的自我。如今則是該學著放下自我的時候了。想想,在家人之間、或是父母親對子女那種無怨無悔的付出與包容,不就是讓我們既覺得溫暖、安全,又能夠保有自由與自我嗎?我也從一位朋友那裡得知,他父親提醒他母親說,我們必須放下自己,跟著子女走,否則就會失去他們。在適當的時候要學著放下自己,親情如此,在愛情中,又何嘗不是呢?極其吊詭地,放下自我反而更可能得到一切,而修養、放下自我的態度也因而有助於跳脫既要自由也要安全的兩難,讓液態之愛不再如此流轉。
參考書目
Barthes, Roland
1978 A lover's discourse : fragments. Translated by Richard Howard. New York : Hill and Wang.
Bauman, Zygmunt
1988 Freedom. Milton Keynes, London :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0 Liquid modernity. Cambridge : Polity Press.
2003 Liquid love : on the frailty of human bonds. Cambridge : Polity.
Beck, Ulrich & Elisabeth Beck-Gernsheim
1995 The normal chaos of love. Translated by Mark Ritter and Jane Wiebel.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iddens, Anthony
1992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 : sexuality, love, and eroticism in modern societie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Luhmann, Niklas
1986 Love as passion : the codification of intimacy. Translated by Jeremy Gaines and Doris L. Jone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Macpherson, C. B.
1989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possessive individualism : Hobbes to Lock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uan, Yi-Fu (段義孚)
1977 Space and place :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London : Edward Arnold.
唐君毅 (克爾羅斯基 Killosky)(據傳為唐君毅少作,以虛構的作者之名出版)
1987 《愛情的福音》。克爾羅斯基著。台北:正中書局。
黃厚銘
2001 《虛擬社區中的身分認同與信任》。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葉啟政
2000 〈愛情、婚姻、家庭的生命圖像〉,收錄於《愛情的正常性混亂》。Ulrich Beck, Elisabeth Beck-Gernsheim著,蘇峰山、魏書娥、陳雅馨譯,台北:立緒出版社。頁3-15。
--
引用自此:http://blog.yam.com/retribalize/article/13363073
唉,人類真是一種既複雜又簡單的動物。Bauman的《液態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這書很久以前就想讀了,看來之後還是找時間來翻一下好了。
松樹學校
平均每兩個禮拜要去松樹學校報到一次。
松樹學校恰如其名,種滿了高大強壯的松樹,空氣特別新鮮。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的緣故,我總是在茂盛的松樹林包圍下,三番兩次地迷路。我幾乎每次都是去開會,偶爾會抽點時間外出散步,有點小心翼翼又帶點興奮,想去看看不同的角落但又害怕迷路。有兩三次,我毫無方向性地繞著圈子,怎麼都到不了文學院,簡直沮喪斃了。
松樹學校的松果長得不好,不像京都的松果那麼豐碩美麗。我只有一回好不容易撿拾了兩顆帶回家留存。
上週三天氣陰霾,但我還是決意拎著相機前往。借來的鏡頭換來了開闊的景致,我就再也不想去捕捉其中的細節,只想看空間如何佈局、如何結構、如何延展。寬廣的世界叫人安心。
松樹學校有一座遼敻的操場,跑道是蔚藍色的,和一大片青青草地及周圍的群樹相互輝映著。我和水藍跑道第一次相遇的時候,簡直要驚呼出聲,實在是太美了!可惜我這一次把潮濕的操場都拍壞了,沒有一張照片擁有水泠泠的姿態。倒是找到了露天游泳池,但它被一道鐵門鎖在裡頭,荒湮蔓草,看起來相當破落、殘敗,似是久未使用。後來就下雨了,雨水落在一座衰頹的游泳池上卻也成為一個詩意的畫面。
2009年4月22日 星期三
在疏離中迸生甜美──《微笑馬戲團》導演菲利浦慕勒專訪
人生有百分之九十五的時光皆在城市度過的法國導演菲利浦慕勒(Philippe Muyl),卻在電影中悄悄將場景遷徙至遼闊而安謐的鄉野。繼《蝴蝶》(Le Papillon, 2002)之後,時隔多年,菲利浦慕勒終於又推出新作《微笑馬戲團》(Magique!),配合本片在台上映,菲利浦慕勒特別於四月中旬抵台,展開一連串的宣傳活動。
拍廣告起家 從實務中學會拍電影
菲利浦慕勒1953年出生於法國北部大城里爾(Lille),鍾愛繪畫,曾先後在比利時及巴黎的藝術學校學習插畫。畢業後,擔任數年的廣告藝術指導,爾後,成為《飛行者》(Pilote)雜誌的廣告部主任,且逐步開始編撰廣告文案。菲利浦慕勒的拍攝實務經驗源自於拍廣告,自1970年代起,他陸續為大企業拍過上百部35釐米的廣告。菲利浦慕勒認為廣告是嚴格的訓練學校,也是可貴的創作園地,其中所湧現的創意乃是絕佳的靈感泉源。除外,他也曾拍攝電影短片、擔任過幾部電視劇的編劇並短暫製作電視節目。
1985年,菲利浦慕勒籌資拍攝了他的第一部電影長片《海底樹》(L’Arbre sous la mer), 以本片榮獲聖賽巴斯影展的最佳攝影獎、入圍葡萄牙fantasporto奇幻影展年度最佳影片。當時《海底樹》一共在5家戲院上映,菲利浦慕勒描述:「那時巴黎氣溫約零下18度,我們幾乎可在人行道溜冰。結果,我最後以負債三百萬法郎收場並花了八年時間才還清債務。」
菲利浦慕勒表示,他是在拍攝影片的過程中才學會拍電影的。此後,他又陸續拍了《廚房和儲藏室》(Cuisine et dépendances, 1992)、《消失不留痕跡》(Tout doit disparaître, 1997),及至《我的小牛與總統》(La Vache et le président, 2000)獲得盧卡斯國際兒童與少年影展之觀眾票選大獎,逐漸繁衍出其作品中辨識度頗高的主題內涵。著迷於體積小的昆蟲和孩子的菲利浦慕勒接著編導了童趣且清新的小品《蝴蝶》;同時,為該片寫完片尾主題曲之後,又激起他拍攝音樂劇的欲望,於是便誕生了《微笑馬戲團》。
人際疏離與愛的慰藉
迷人的鄉村風光、純真慧黠的孩子幾乎已成為菲利浦慕勒作品中的恆常元素。他在電影中醞釀一場又一場的相遇,將人們從孤寂的處境中解放出來。從《我的小牛與總統》、《蝴蝶》,到新作《微笑馬戲團》,菲利浦慕勒意圖表述的無非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牽絆及許諾。
菲利浦慕勒的電影中總是出現小孩與大人的組合,他們彼此陪伴、守護,形成一種巧妙的對照、互補與共生關係。片中的孩子往往出身於單親家庭,他們有清澈的目光和心地,又較之一般孩子早熟。這樣的孩子渴望與他者建立親密而良善的聯繫,他們比身旁的大人要更積極主動去豢養一份新生的關係。相對地,長大熟成以後,人開始變得內斂,傾向容易憂懼,同時自我保護,他們慢慢在生活範域中畫出邊界,在小而狀似穩定的天地裡學會防備並設限。
從劇情的推演中,可以看出菲利浦慕勒有意透過孩子去揭發一陣小規模的騷亂,讓大人有必要及勇氣直視其向來忽視或迴避的。在《我的小牛與總統》中,小男孩盧卡斯設法從他父親的心房挪移出一些空間,讓新的戀情有機會進駐。《蝴蝶》裡頭,麗莎的出走使得喪子的朱利安重新擁抱親情,也誘發她母親內心深刻的關照。《微笑馬戲團》亦如是,男孩湯米(Louis Dussol 飾)和他的母親貝蒂(Marie Gillain 飾)共同棲居於一座廣袤的養蜂農場,他們的生活固著而閉鎖,遺落於人際網絡之外,直到一隊漂泊不拘、自由灑脫的馬戲團浩浩蕩蕩地蒞臨,他們的日子才點燃了光熱。而啟動這能量的,仍然是年僅十歲的小孩湯米。
自幼就夢想成為一名藝術家的菲利浦慕勒也屢次將這樣的想望投射在他的電影裡頭,所以我們看到片中的角色不乏藝術工作者,這類型的人性格多半較為浪漫,偏好流動甚於安定,《微笑馬戲團》中歡樂的馬戲團班底就是流淌著浪遊基因的人種。菲利浦慕勒的幾部電影其實都刻畫了類似的行旅和變遷,促使主角從安穩的現況過渡到漂移逡尋的狀態,甚至在變與不變之間相互拉据。人生的可能性,也就暗藏在預料外的變動之中。
本片描述一個獨立經營養蜂農場的單親母親貝蒂,終日抑鬱寡歡,盼戀情得以開花結果,甚至在網路上尋求撲朔迷離的愛情。直到在馬戲團扮演小丑的巴帝斯塔(Cali 飾)進入其生活圈,貝蒂才逐漸展露歡顏,不過她隨即也得面臨巴帝斯塔終將隨著馬戲團的巡迴演出而離去的難題。菲利浦慕勒道破人類之間的疏離感及其恐懼害怕的心理,可他也明白指出人們渴望慰藉、需索關愛。他告訴我們,要有勇氣去打造愛的溫床,這是何以菲利浦慕勒的電影總是流露出溫潤的光澤的原因。
本期【放映頭條】專訪《微笑馬戲團》導演菲利浦慕勒,闡述人與自然的連結、歡愉而奇幻的元素,以及片中角色如何在精神層面與情感向度上追索坦蕩蕩的自由及詩情。
「在疏離中迸生甜美──《微笑馬戲團》導演菲利浦慕勒專訪」全文請見【放映週報】204期。
2009年4月20日 星期一
春雷宛如一場戰役
昨夜兩點才入睡,今晨六、七點就輾轉反側了。最近總是如此,即使身體與精神狀態分明疲憊極了,卻無法睡得安然。不過也因而擁有較充裕的時間得以一一處理手邊的事務,本週將上稿的菲利浦慕勒專訪的前言也提早完稿了。
約莫十點左右,窗外雨勢逐漸加劇,春雷宛如一場戰役,砲火猛烈,小鳥都在蒼白的天空慌亂四竄。
正午12:01:23順利訂到張懸5月3日在the wall的加演場門票,非常開心。
隨即奔赴永康街和湘怡碰面,歸還錄音筆,並在我覬覦了好一陣子的yogurt me用餐。近日牙齒無用的我點了一盤豐盛又美味的主廚沙拉。
用餐完畢後,又即刻步行至信義新生路口候車,準備前往公司開會。天候變化得極快,彼時赤辣辣的太陽曬在身上簡直讓人發暈。午後的會議進行至五點,緊接著六點又再度召開另一場影像種子教師研習營諮詢會議,離開公司已經是晚上八點半的事了。
本想搭公車直接返回住處,才又恍然想起今天得拿片子去白鹿洞還,只得提早下車。沿師大路前行的途中會經過數個小巷,因為疲倦的緣故我顯得有些恍惚,直到在某個巷口險些被台機車撞上我才驚覺到愕怖,可也無從回憶疏失究竟是不是在自己身上。倒是前陣子也一度為了趕赴下個行程而在路口與機車輕微擦碰。真是要不得。雖說我從小就相當不擅長於過馬路,但傻人有傻福,倒也有驚無險,迄今皆能平安順遂,不過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下回走在路上還是得警醒一點為妙。
及至四月底的行程規劃幾乎都滿檔了,泰半時間都貢獻給了工作(噢!現階段我的工作與生活已經徹底混為一談了)。希望五月能夠好好休養,回家拜會爹娘,策劃一趟小旅行,並且正視我的讀書大計。
約莫十點左右,窗外雨勢逐漸加劇,春雷宛如一場戰役,砲火猛烈,小鳥都在蒼白的天空慌亂四竄。
正午12:01:23順利訂到張懸5月3日在the wall的加演場門票,非常開心。
隨即奔赴永康街和湘怡碰面,歸還錄音筆,並在我覬覦了好一陣子的yogurt me用餐。近日牙齒無用的我點了一盤豐盛又美味的主廚沙拉。
用餐完畢後,又即刻步行至信義新生路口候車,準備前往公司開會。天候變化得極快,彼時赤辣辣的太陽曬在身上簡直讓人發暈。午後的會議進行至五點,緊接著六點又再度召開另一場影像種子教師研習營諮詢會議,離開公司已經是晚上八點半的事了。
本想搭公車直接返回住處,才又恍然想起今天得拿片子去白鹿洞還,只得提早下車。沿師大路前行的途中會經過數個小巷,因為疲倦的緣故我顯得有些恍惚,直到在某個巷口險些被台機車撞上我才驚覺到愕怖,可也無從回憶疏失究竟是不是在自己身上。倒是前陣子也一度為了趕赴下個行程而在路口與機車輕微擦碰。真是要不得。雖說我從小就相當不擅長於過馬路,但傻人有傻福,倒也有驚無險,迄今皆能平安順遂,不過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下回走在路上還是得警醒一點為妙。
及至四月底的行程規劃幾乎都滿檔了,泰半時間都貢獻給了工作(噢!現階段我的工作與生活已經徹底混為一談了)。希望五月能夠好好休養,回家拜會爹娘,策劃一趟小旅行,並且正視我的讀書大計。
2009年4月19日 星期日
張懸 / 第三張全創作專輯《城 市》!!!!!!
張懸—Beautiful Woman
嗚嗚嗚嗚嗚張阿懸我好想念你!!!!!!!!
從去年就聽凱同說在錄音在錄音在錄音盼了好久好久張阿懸終於要在這個美麗的春天出輯了
張懸第三張全創作專輯《城 市》預購訊息
城市裡, 愛的來臨當如是
所有浮生裡萬千的臉孔 , 讓我因你們而隆重
張懸 & Algae
四個人的力量 八個月的醞釀 十首歌的哼唱
一張 獻給 【城 市】的專輯
首波主打 【Beautiful Woman】
在孤獨與美好的城市裡
讓我們一起擁抱, 認同與愛 的 大自由
2009 張懸 第三張全創作專輯【城 市】
4/22 開始預購
預購獨享 - 張懸 & Algae【城 市 之間】製作手札
5/22 全面發行
預購期間:2009/4/22(三)~2009/5/21(四)
取貨時間:2009/5/22(五) 下午 3:00 以後
預購訂金:NT$ 100
張懸官網:http://www.deserts.com.tw/ (4/22 new open!!)
張懸 & Algae 部落格:http://algae-deserts.blogspot.com/
5/3(日) 張懸&Algae 加演場公佈!
5/2(六)的the Wall的演出..
很感謝大家讓我們的門票迅速售完
對張懸&Algae來說..真的是很大很大殺很大的鼓勵!!
因為感受到許多沒買到票的朋友內心的吶喊和渴望
經過我們討論
決定排除萬難、排開原先的工作、排排站也要在5/3(日) 加演一場!!
畢竟帶著新專輯回到LiveHouse 【唱 也要先唱給你(妳)聽!】
謝謝大家!
@$#%^$&*&^%$#@!@!@(←張懸式的冗長感謝詞~我不會...只能請大家當天來現場聽了!!)
《張懸官方網站》http://www.deserts.com.tw/
《Algae樂團》http://algae-deserts.blogspot.com/
5/3 張懸&Algae 唱 也要先唱給你(妳)聽![加演場]
日期:2009年5月3日(日)
時間:19:30 OPEN / 20:00 START
票價:NT.500 with one free drink
售票日:2009年4月20日(一)開始售票
售票點:博客來售票網 / art4P x thegoods(位於TheWALL地下街,小白兔唱片行隔壁)
備註:本場次禁止拍照、錄音、錄影,敬請配合!
2009年4月16日 星期四
微笑馬戲團
在台北車站下車,仔細比對了地圖之後,步行遠遠一段長路至城市商旅,訪問下榻在此的Philippe Muyl。飯店內部裝置相當時尚哪,在lobby稍坐一下,就被領進會議室。導演尚在接受其他媒體採訪,而12歲的小男孩Louis Dussol在一旁很認真地寫些什麼,獨自磨蹭了一陣子,他就央求人家帶他去買巧克力糖。總之Louis看起來比我還要精明。
Philippe Muyl人很和善,如果能夠直接用法文跟他交談就好了。不曉得導演是不是有些累了的緣故,又或者是透過翻譯居中訪問,Philippe Muyl的回答顯得精簡了些。儘管聽不出所以然來,但法文的語音真的好美。另,幫忙翻譯的女生好像《頤和園》當中飾演李緹的女演員,非常親和、率真而明亮,是我欣賞的女生類型。
訪談約進行40分鐘,離開後改走南京西路,沿途路經小傢伙的家,才知道原來台北車站和圓環和中山站的相對關係是這樣。
搭捷運至西門町和廣告大明星會合,挺著咕嚕咕嚕的肚子去劃位,然後去覓食,各自點了海鮮麵和南瓜粥,非常好吃。趁機交換照片。看電影去。范吉米中途竟因為《微笑馬戲團》太過甜美險些打盹而嗑起巧克力來。電影散場後我們待到最後才走,第一次面對如此空闊靜謐的電影院。之後又在電影院外頭試玩了賽車電玩,很遜的我足足花了7分多鐘才完成莽撞又顛簸的車程,堂堂榮登最後一名!不過有始有終的精神還是可歌可泣!雨水淅哩嘩啦下,我們先是逛了設計t-shirt店,放棄鮮芋仙,然後在6號出口的大螢幕下方癡癡等候廣告大明星的最新主打廣告。
回家之後忽然覺得這雨夜很適合聽黃小楨,就放了〈大溪地〉,原來歌詞裡就有一場雨。
大溪地
2009年4月14日 星期二
一個業餘的拿相機的人
「郭振昌2009個展:2008年前後—浮.動.」
@亞洲藝術中心
2002年的初夏,我失戀了。那是第一次經驗到失去一個所愛的人會有多麼痛及不堪。我哭了一整個夏天,同時把那個暑假在兒童美語補習班打工的錢全數拿去買了Nikon F55單眼相機。然後9月隻身至交大參加一場為期數天的攝影營。
我早就忘了當初是為什麼決定將興致移轉至攝影上,我也不曉得這個舉措是否真能稍微將我從感情的泥淖中挖掘出來。大二那年去了攝影社,彼時還很羞稔的我在社課上總是安分乖巧,直至後來被另一段關係纏繞。大二末稍,竟被學長姊欽點為新一屆幹部,也就應允了。往後,老假借外拍之名行玩樂之實,玩樂的時候多,拍照的時候少。儘管在校內攝影比賽中意外拿了獎,但實際上攝影技藝的進展卻非常緩慢。
升上大四後,將心意全放在準備報考研究所上,相機遂被冷凍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一直要到碩一下學期初,我把一筆豐厚的獎學金拿去買Canon PowerShot S60,才又恢復零星的拍照。持有數位相機以後,按快門時不免漫不經心,構圖或測光都不甚謹慎,我討厭自己這種輕浮的態度,卻又節制不了。這台中階的數位相機僅僅用了一年多就壞了,迄今都沒有拿去修理。為此我又中斷了好一段時日沒有相機可把玩。
2008年盛夏,我用過去半年工作的編輯費兌現Nikon D80,我的第三台相機。但並沒有因此而積極多少,因為始終很忙的緣故,拍照一事只是點綴性地出現在我的日程表上,即使爾後興致高昂地弄了一個攝影讀書會,也很快就不了了之。就算難得有機會外出取景,我也時常感到迷惑,不知道該至何方取材。
我從來就不以攝影者的身分自居。我拍出來的相片沒有觀眾,它們只是我偶爾寄居的場所。這樣的我,竟也在今天完成生平第一個拍照case,是為亞洲藝術中心拍攝「郭振昌2009個展:2008年前後—浮.動.」展場照,未來將放在該藝術中心網站上,同時作為電子報的素材,編輯後發給客戶。拍照前一晚才跟范吉米調度鏡頭,且內心倍感焦慮。在這之前,我從沒想過自己可以憑藉攝影獲得收入。
這個case的拍攝準則是要呈現出畫作與展場空間的關係,希望能夠創造立體而有機的對話。今天拍攝狀況良好,意外拍出幾張連我自己都滿意的作品,總算把擔慮放了下來。
其實我真心想要更認真地看待攝影這門學問。就算只是一個業餘者,也要致力成為一個專業的業餘者。
★業餘者小史:
小學時學了幾個月的書法,以及一年多的鋼琴。還記得每次彈不好鋼琴老師就會用鉛筆敲我的手指頭,以致於通過最基礎的檢定後不久我就任性地棄學了。這大概是有生以來最大的憾事之一。
國中自告奮勇跑去學國畫,從花鳥改為山水。老師和師丈都覺得我超會撒嬌,因為我不時央求老師讓我過關,不要再臨摹第二遍甚或第三遍。國畫斷斷續續學了四年,從國中、高中到大學都陸續拿過幾次獎。最高榮譽應該是高中獲得市立美展國畫組第三名之類的。高二因為儀隊的操練日趨密集艱辛就沒有再學了,媽媽對此很不諒解。
大一一剛開始又樂呼呼地加入吉他社,還買了一把吉他,過不了多久就因為覺得自己彈得很難聽加上一個人練習很寂寞所以沒再去上社課了。這也是有生以來最大的憾事之一。
然後是大二忽然喜歡上攝影,這喜好畢竟是苟延殘喘地存留下來了,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絲毫打算放棄的跡象。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2009年4月12日 星期日
到福隆迎接夏天的來臨
本週末讀書人趴趴走行程來到福隆,因為很想看海便搭了火車前往。
我們中午前便抵達了,而海一跳入眼簾我就尖叫了,
簡直美麗到無以復加,沙灘非常柔軟而舒適,海水極清澈、冰涼,那藍與綠的調和也極其和諧柔美。
在浪花連帶上跳躍,潑水,接著把下半身都浸泡到海裡頭,太過開心以致於驚呼連連,很久沒這麼興奮了我想。
這些年,去了福隆七、八趟,大抵就屬這次最為自在並驚豔不已。
次之的美好回憶則是大二升大三那年夏天第一次參加海洋音樂祭時,從此我就開始聽起了獨立樂團。
The Radio Dept. — Strange Things Will Happen不妨就作為今天的主題曲吧。
嗚嗚超級想打沙灘排球的!!!
The Radio Dept. — Strange Things Will Happen
2009年4月6日 星期一
寶寶,你要去聽現場演唱會
baby, you should attend a live concert
寶寶,你要去聽現場演唱會 2005/09/15
◎蔡康永
9月5日 好朋友的大房子裡
親愛的寶寶:
現場演唱會。
八個朋友,圍著大房子裡的大木頭桌,吃完肋排以後,開始說每個人去過的現場演唱會。
沒有人夠老得趕上披頭四,但有人竟然聽過鮑勃‧迪倫的現場,大家讚嘆了一下。另外幾個人講起自己哭得最兇的演唱會,都不是很有名的。妮塔說起她在紐約一個荒廢劇院裡聽的那場演唱,令她有感覺的不是主角,而是半途以神秘嘉賓身份現身的、當時一個剛從牢裡放出來、因為遺傳白化症,而披著滿頭白髮的年輕女歌手。
芮塔則說起一個喜歡在整場演唱會上單腳站立、瘋狂吹笛的吹笛手。
“他們都只有名那幾年,後來就沒什麼人知道了,有名大概也不是太吸引他們的事吧。”
我參加過的演唱會,全場最多人的大概六萬人、最少的大概八十人。每次我都好感動、好高興。我喜歡看幾萬個人把手上噴火花的火花棒一個接一個地散布到全場都是。我喜歡在場裡擠滿快讓人窒息的熱情的時候,抽空抬頭看天上的星星。我也喜歡在小酒館裡看有的人醉著有的人吻著,聽著自己也醉了的滿頭白髮的歌手,在唱我怎麼聽都還是會流眼淚的歌。
寶寶,我為什麼一直對電視很有戒心,是因為電視老是讓你以為,你聽過那首歌了,但其實你沒聽過;老是讓你以為你看過那個人了,但其實你沒看過;老是讓你以為你知道災難與死亡了,但其實你不知道。
我每次在現場感動得要命的事,後來再透過電視看到的時候,根本感覺不出來是同一件事情。電視好像漁網,把有生命的都攔截在網子的那一邊,可這一邊流出來的,都只是水而已。
親愛的寶寶,將來如果有你喜歡的歌手,你要想辦法去聽他們的現場演唱會,去跟其他和你一樣喜歡他的人在一起。你不知道那個歌手會有名多久,你也不知道他會願意活多久。你只能趁他還在的時候,讓他變成你回憶的一部分。有些人的生命沒有風景,是因為他只在別人造好的、最方便的水管裡流過來流過去。你不要理那些水管,你要真的流經一個又一個風景,你才會是一條河。
2009年4月4日 星期六
Oasis takes me there
Oasis-Waiting for the Rapture
這些年聽過上百場大大小小的live,唯獨Oasis這一場特別像是朝聖之旅。行前我特地反覆放送Stop the Clocks和Dig Out Your Soul這兩張專輯,儘管始終沒能將歌詞記牢。
當初聽到Oasis要來台灣開演唱會時相當震驚,遠比知曉Muse、Jarvis Cocker、Brett Anderson這些人來台時要詫異。因為Oasis好歹算是我的搖滾樂啟蒙樂團之一。遲至上了研究所後才大量接觸西方搖滾樂,那時Red Hot Chili Peppers、The Cranberries、Oasis熱熱烈烈地陪我走過歡愉又嚴密的碩一生活。
之前對於由布洛克兄弟承攬的James Blunt演唱會感到失望,現場實在絲毫看不出主辦單位的誠意。這回以為直的音樂舍會好得多,沒想到,最重要的音場,零分!!!!!!!一踏入南港展覽館,暖場團1976已經在台上開唱了,我們馬上察覺音場有異,對於接下來的演出相當不樂觀。事實上也是如此,vocal聲音太小,樂器的回聲又太大,以致從遠方聽起來只覺一團轟鳴。
但又能怎麼樣呢?我們還是表現得非常投入,並且亢奮,畢竟都期待了這麼久了呀。Oasis幾乎把重點歌曲都唱了,除了Stand by Me, Let There be Love。幸好我的愛歌之一Champagne Supernova是encore壓軸曲,而非遺珠。另外,這兩個月儘管盈滿了戰鬥力與熱情,但實在是太忙也太累了,所以對Waiting for the Rapture這首歌特別有感覺。
Oasis-Champagne Supernova
還有實在是要好好稱讚一下Oasis,encore曲大方獻唱四首這種大手筆真的是就感心啊!雖然音場爛到爆,但作為搖滾天團的Oasis仍然是盛大而輝煌的。
不曉得接下來還有機會在台灣聽到哪些愛團,但可以確定的是,往後我在英國的開銷中勢必會有一筆不可小覷的看表演費用啊。Damien Rice, Radiohead, Placebo等等等等請等待我。請等待我。
ps.Oasis登台前二度接到Jimmy學長的來電,對於這週末無法和他相會感到有些歉然,但大紅人我的行程已經排到四月下旬了,為什麼會這麼搶手我自己也摸不著頭緒。(噗,莫非是去年夏天在京都清水寺求來的好人緣御守使然?)
又,開唱前接到佳玲來電時也大大興奮,當她說道:「小燕,你猜我現在在哪裡?」我就知道答案了。在廣大人海中相認,又在一片驟然的漆黑中分離。燈一熄滅的那一剎那,我承認我真的慌了,後來究竟是怎麼摸黑找到我的同伴們我想只能歸諸於奇蹟。
憂患的美、混淆的痛:《亂青春》導演李啟源專訪
報導 / 王玉燕
青春短暫,而其混亂的美麗是許多電影試圖挽留的元素。導演李啟源的新作《亂青春》呈現的是三個花樣少女之間既混沌又清澈的情慾,她們在喜歡的邊界穿梭、踟躕、遊蕩,就像電影開場,Angel在趨於凋零的向日葵花田逡尋著什麼,而迷濛的光在天際吞吐閃爍。
台灣歷年來有為數不少的電影皆以女性情愫為題,揣摩同性間遊移的關切與依戀,從早期的《國中女生》、《我的美麗與哀愁》、《美麗在唱歌》,一直到近年來的《藍色大門》、《愛麗絲的鏡子》、《刺青》、《漂浪青春》、《渺渺》、《花吃了那女孩》等。近期即將上映的《亂青春》同樣探測處於青春期的女孩們彼此對待的方式與納藏的心結,片中凸顯了時間、記憶與愛的流動感。在時光的複沓裡,有愈來愈多的回想從四方浮游而至、愈來愈多緻密的心思被拆解。最終,這些歧異的視角將如何縫合起來?
《亂青春》捨棄傳統的線性敘事,打造了風格強烈的電影語言,繁複地交互編織記憶與現實。時間不再固著於過去、現在這種既存的界定方式,導演大量採用「預示」的手法,使得過去式變成現在進行式。過去與現在穿插、並置再現,模糊了時間的絕對性,也使得記憶滲透入日常生活中,成為一種潛伏的陪伴關係,繼續與當下互動。記憶因此甦活,在心之舞台上反覆搬演,在每一次的排演中,都可能添增、刪減局部細節,也可能恣意竄改其中的情節。
本片採用多線並行的時空架構,多次前後採取不同的敘事觀點,重現同一起事件。它慢慢地點綴、填充、修飾那個時空脈絡,邀請劇中角色和觀眾共同進入,根據當下情境改寫成屬於自己的腳本。你就不再只是被動的訊息接收者,而能夠潛入那些細細碎碎的縫隙裡,或許,在某個邊緣地帶遇見自己。
自認為從未離開青春期的李啟源對「青春」這個題材敏感,2005年拍攝完成的《巧克力重擊》描述的是一群著迷於街舞和嘻哈音樂的青少年,彼此較勁,蓬勃地舞弄著青春的鬥志。李啟源同時也對大人與青少年之間表達愛的方式感興趣,《巧克力重擊》的主角巧克力和他的父親從一開始生硬的對峙,直到慢慢體解對方的處境,從而開啟溝通的可能;在《亂青春》當中,Angel和阿咪皆身處於一個崩解的家庭裡,和父親之間隔著一條無形的溝渠。從《巧克力重擊》、《亂青春》、《煙》(《台北異想》短片之一),乃至下一部作品《沈默的愛》,反覆演繹的,無非是那種語言到達不了的愛。在李啟源的觀察中,東方社會的男性普遍無法舒坦而自信地表露自身的關愛,父親這個角色尤其如此。所以Angel和阿咪的父親最後都黯然地哭了,似乎唯有這般,才能尋獲一絲救贖。
本期【放映頭條】專訪導演李啟源,聽他闡述如何透過影像語言表現流動的時間、記憶與愛,以及剖析其作品中一再上演的親子關係,並分享跨國製作團隊的合作經驗。
「憂患的美、混淆的痛:《亂青春》導演李啟源專訪」全文請見【放映週報】201期。
訂閱:
文章 (Atom)